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3日在杭州落下帷幕,随之而来的一个庞大的加强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浙江悄悄展开。 据浙江省科技厅、教育厅、经贸委、信息产业厅等单位联合制定的有关文件,浙江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措施如下: 要求改革全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增加考察动漫技术、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网络技术等紧跟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大学生程序设计、电子商务、动漫与多媒体设计、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机械设计等10大学科竞赛,以此为平台,积极引导和促进高校改革教学内容。 在全省职业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制",促进学生技能培养。 作为加强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制定出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其中,本科院校要重点培养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的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高职高专院校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信息技术产业人才上,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工程化的教学模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岗位专才"。 校企合作要尽快加强,提高专业教学的市场适应性。浙江明确提出,将优先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软件工程项目实训基地,重点支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宁波大红鹰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的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向全省高校学生开放;极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如进行"3+1"(本科)、"2+1"(高职高专)、"1+1"(软件高职)培养试点,即在学校学习3年、2年或1年后到企业学习实习1年。 此外,从2006开始,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分院为教学基地,面向全省高校招收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名,重点面向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培养产业急需的软件工程技术与应用领域高级复合人才。省政府将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支持,给这批学生发放毕业生派遣证,并予以推荐就业。(来自网络) |